谁不想在有生之年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管它精彩或是无奈。环游世界是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你知道世界旅游胜地有哪些吗?哪些是不容错过的旅游景点呢?本文为大家整理了世界十大旅游景点,有美国大峡谷、澳大利亚大堡礁、爱琴海、普罗旺斯、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万里长城、印度泰姬陵、贝加尔湖自然保护区、黄山风景名胜区、布拉格城堡,这些旅游胜地你都去过哪儿呢?一起来看看吧。
1、美国大峡谷
美国大峡谷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科罗拉多河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共切割出19条主要峡谷,总面积为2724.7平方公里,其中最深、最宽、最长的一个就是大峡谷。它全长44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顶宽6至28公里,最深处1800米。谷底水面不足 1000米宽,夏季冰雪融水,水深增至18米。山石多为红色。
- 地貌:
美国大峡谷,有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故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科罗拉多高原为典型的“桌状高地”,也称“桌子山”,即顶部平坦侧面陡峭的山。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下切和剥离)作用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 水文: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入海。全长2320公里。“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名。
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之王”。
- 地质:
大峡谷由于地层结构不同,松密不一,河水的横冲直撞,有时造成大片坍陷,有时却只遗下一道罅隙;有时如怒涛般的激荡,有时又如锯齿般的侵蚀;如平流迂缓,则留下平缓的痕迹,如激流翻卷,则产生突兀的纹饰。于是,这条漫长的峡谷,就百态杂陈,有的宽展,有的狭隘;有的如蜂窝;有的如蚁穴;有的尖耸如宝塔,有的堆积如砖石;有的如孤峰孑立,有的如洞穴天成,人们对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依形命名,冠以一些含有神话故事的名称,如阿波罗神殿、狄安娜神庙、婆罗门寺宇等。其北缘的“天使窗”,是一面山嶂上出现的一个通天空洞,其南缘的“美德岬”,像古代将军挂印拜帅的将台,尤其是谷壁地层断面,纹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又如一幅万里绸带,在大地上宛转飘舞。游人至此,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奇妙。
峡谷的颜色,又因两壁岩石的种类、风化的程度、时间的演变,以及所含矿物质的各异,而各有不同,铁矿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五彩,其它氧化物则产生各种暗淡的色调,石英岩又会显出白色,因之,形成一块块鲜红,一方方深赭,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大地像一块巨大的五色斑斓的调色板,美不胜收。而有的因为夹有泥土长出了草木而带一些诗意,有的又因谷底弥漫着水雾,而微显淡紫;再加上天气变化,或骄阳直射,或风雨晦暝,或晨曦初上,或夕阳满山,可使峡谷风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2、澳大利亚大堡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观非常特殊。大堡礁的南端离海岸最远有241公里,北端较靠近,最近处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的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在礁群与海岸之间是一条极方便的交通海路。风平浪静时,游船在此间通过,船下连绵不断的多彩、多形的珊瑚景色,就成为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猎奇观赏的最佳海底奇观。1981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 形成: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营造如此庞大”工程”的”建筑师”,是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腔肠动物珊瑚虫。珊瑚虫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的水域,且水质必须洁净、透明度高。澳大利亚东北岸外大陆架海域正具备珊瑚虫繁衍生殖的理想条件。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群体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像树木抽枝发芽一样,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一起,堆积成一个个珊瑚礁体。珊瑚礁的建造过程十分缓慢,在最好的条件下,礁体每年不过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达数百米,说明这些”建筑师”们在此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同时也说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地区在地质史上曾经历过沉陷过程,使追求阳光和食物的珊瑚不断向上增长。在大堡礁,有350多种珊瑚,无论形状、大小、颜色都极不相同,有些非常微小,有的可宽达2米。珊瑚千姿百态,有扇形、半球形、鞭形、鹿角形、树木和花朵状的。珊瑚栖息的水域颜色从白、青到蓝靛,绚丽多彩.珊瑚也有淡粉红、深玫瑰红、鲜黄、蓝相绿色,异常鲜艳。
- 水域:
大堡礁水域共约有大小岛屿630多个,其中以绿岛、丹客岛、磁石岛、海伦岛、林德曼岛、哈米顿岛、蜥蜴岛、芬瑟岛等较为有名。大堡礁的一部分岛屿,其实是淹在海中的山脉顶峰。俯瞰大堡礁,犹如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上绽放的碧绿的宝石一般。这些各有特色的岛屿现都已开辟为旅游区,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游客。
- 气候:
大堡礁属热带气候,主要受南半球气流控制。这里自然条件适宜,无大风大浪,成了多种鱼类的栖息地,而在那里不同的月份还能看到不同的水生珍稀动物,让游客大饱眼福。
- 居民:
除土著人以外,白澳大利亚人也散居在附近岛屿。这里旅游业十分发达,并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从古至今,大堡礁特别是它的北部区域,对居住在西北岸土著人和托雷斯岛屿居民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还有供人观赏的石画艺术馆和30多处著名的历史遗址,最早可追溯到1791年。
3、爱琴海
爱琴海是希腊半岛东部的一个蓝色系海洋,南抵克里特岛,属地中海的一部分。爱琴海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必经水域,在航运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海域南北长61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海中最大的一个岛名叫克里特岛,面积约8300km²,东西狭长,是爱琴海南部的屏障。它不仅是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对世界各国旅客来说,更是浪漫情调旅程的象征。
- 地理位置
爱琴海位于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之间。南通地中海,东北经过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通黑海,南至克里特岛。
- 气候类型
爱琴海属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盛行北风,但每年9月到次年5月有时刮温和的西南风。
希腊半岛与埃维亚岛之间的海潮以凶猛多变闻名于世。表层海水夏温达24℃,冬温度10℃。在490米深处,温度波动在14~18℃之间。从黑海流向爱琴海东北的大量低温水流,对爱琴海的水温产生一定影响。黑海水流含盐量少,降低爱琴海海水的咸度。
- 地质地貌
爱琴海海域中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海岸线曲折,有无数海湾、港口和避风小港。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为地壳不稳定区,多火山、地震。长611公里、宽299公里、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处在克里特岛东面,达3543米。
- 洋流状况
因蒸发大于降水,海水盐度较高,为36~39‰,高于马尔马拉海和黑海,因而引起黑海中较淡的海水从表层通过海峡流入爱琴海,而爱琴海中盐度较大海水通过海峡下层流向黑海的海水交换形式。
4、普罗旺斯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东南部,是一个濒临地中海的蓝色海岸,薰衣草的故乡。该地出产优质的葡萄酒。普罗旺斯是一座“骑士之城”,也是中世纪骑士叙情诗的发源地,著名的城镇有马赛和艾克斯等。普罗旺斯是世界闻名的薰衣草故乡,并出产优质葡萄酒。普罗旺斯境内有艾克斯、马赛等名城,还有阿尔勒、葛德、阿维尼翁(又译亚维农)、尼姆等市镇组成。此地区物产丰饶、阳光明媚、风景优美,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起就吸引着无数游人,至今依然是旅游胜地。
- 历史沿革
历史上的普罗旺斯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古罗马时期普罗旺斯行省北至阿尔卑斯山,南抵比利牛斯山脉,包括整个法国南部。罗马帝国时期,普罗旺斯就被列为其所属的省份。
18世纪末大革命时期,法国被分成5个不同的行政省份,普罗旺斯是其中之一。
到了20世纪60年代,行政省份又被重新组合划分成22个大区,于是有了普罗旺斯-阿尔卑斯大区。在温文尔雅的大学名城艾克斯、教皇之城亚维农的前后,还有那些逃过世纪变迁的中世纪小村落和古老的山镇。
- 地理位置
普罗旺斯(Provence)位于法国的南部。最初的普罗旺斯北起阿尔卑斯山,南到比利牛斯山脉,包括法国的整个南部区域。埃克斯市Aix-en-Provence是画家保尔·塞尚的故乡,自中世纪起就是一座大学城,也是著名的”泉城”。这里是罗马普罗旺斯的古都。
在今天仍以古罗马遗迹、中世纪、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建筑而著称。埃克斯市还以独特的烹饪、玫瑰红葡萄酒、以及特别的语言–普罗旺斯方言闻名。
- 气候特征
整个普罗旺斯地区因极富变化而拥有不同寻常的魅力–天气阴晴不定,时而暖风和煦,时而冷风狂野,地势跌宕起伏,平原广阔,峰岭险峻,寂寞的峡谷,苍凉的古堡,蜿蜒的山脉和活泼的都会–全都在这片法国的大地上演绎万种风情。7-8月间的薰衣草迎风绽放,浓艳的色彩装饰翠绿的山谷,微微辛辣的香味混合着被晒焦的青草芬芳,交织成法国南部最令人难忘的气息。在美食方面,普罗旺斯最大的优势在于农产品丰富,新鲜的蔬菜水果、橄榄油、大蒜、海鲜、香料组合成食客的天堂。
普罗旺斯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每年日照达到300天以上。山区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多雪,夏天炎热,多雷雨;山谷坡面间差异明显,并存在各种小气候。夏季通常为7月到9月,白天气温一般都在30度以上。冬季(12月-2月)气温通常在10-15度左右。
尽管普罗旺斯南北气候有所差异,但总体上来说常年适合旅游,尤其是春夏秋三季的旺季。普罗旺斯冬季的风非常著名,尤其是冬季从阿尔卑斯山脉吹来的风,顺着Rhone山谷畅通无阻,有时风速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这里气候温和,空气清新醉人,蔚蓝的海水像水晶般洁净。
- 人文风情
普罗旺斯位于法国南部,从诞生之日起,就谨慎地保守着她的秘密,直到英国人彼得·梅尔的到来,普罗旺斯许久以来独特生活风格的面纱才渐渐揭开。在梅尔的笔下“普罗旺斯”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名称,更代表了一种简单无忧、轻松慵懒的生活方式,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意境。如果旅行是为了摆脱生活的桎梏,普罗旺斯会让你忘掉一切。
5、印度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泰姬陵全称为“泰姬·玛哈拉”,是一座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纪念他心爱的妃子于1631年至1653年在阿格拉而建的。位于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邦的阿格拉(Agra)城内,亚穆纳河右侧。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最完美的瑰宝,被誉为“完美建筑”,又有“印度明珠”的美誉。
- 历史传说
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阿姬曼·芭奴,这个来自波斯的女子,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入宫19年,用自己的生命见证了沙·贾汗的荣辱征战。沙杰汗封她为“泰姬·玛哈尔”,意为“宫廷的皇冠”,可谓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惜的是,不论中外,自古红颜多薄命,泰姬在生下第14个孩子后香消玉殒。死讯传来,沙·贾汗竟然一夜白头。
于是,一个悲痛的丈夫,动用了王室的特权,倾举国之力,耗无数钱财,用22年的时间为爱妻写下了这段瑰丽的绝响。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说,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
1632年,泰姬陵在沙杰汗选中的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内开始动工兴建。此处位于亚穆纳河下游,十分空旷,沙杰汗可以从河上游的阿格拉城堡上远远地望见。建筑学和珠宝最受沙杰汗喜爱,因此,他选用大理石建造泰姬陵,并以十分精巧的手艺在大理石上镶嵌无数宝石作装饰。本国以及波斯、土耳其、巴格达的建筑师、镶嵌师、书法师、雕刻师、泥瓦工共计两万多人参与了泰姬陵的建设。此工程选用了本国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玉和绿宝石,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
1653年(也有人说是1654年),泰姬陵建成。时至今日,已经300多年了,但它的辉煌和气派依然未减。来到泰姬陵,一座高30米、用红沙岩落成、顶部有座八角亭的十分气派的拱门展现在眼前,其大理石结构十分突出,上面镶嵌有美丽的花朵,配以优美的书法。
6、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位于捷克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在公元第九世纪时布拉格的王子首先在伏尔塔瓦﹝Vltava﹞的山上盖了一座城堡,此后他便在此开始统治他的捷克人民和土地,一直是布拉格王室的所在地,几世纪以来经过多次扩建,不仅保留许多雄伟建筑和历史文物,现今仍是捷克总统的居所。布拉格城堡有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从古代的罗马式地基,到战争期间的后现代风格,每个年代的风格都或多或少在城堡上留下了痕迹。
- 基本简介
布拉格城堡始建于9世纪,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建、装饰和完善,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捷克较吸引人的游览胜地之一。城堡过去是皇帝、国王的宫殿,如今是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接受各国大使递交国书的地方。站在城堡上眺望整个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城堡内有三个庭院、几条古老街巷、画廊、花园,以及捷克较大的哥特式教堂–圣维特大教堂(始建于1344年)。城堡中较大的厅为西班牙大厅和弗拉迪斯拉夫大厅,西班牙大厅是总统举行授勋仪式和国宴的场所,弗拉迪斯拉夫大厅是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等大型政治活动的地方。1992年,布拉格城堡被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夏时令期间(4月至10月) 5:00-24:00;冬时令期间(11月至次年3月)6:00-23:00。由于城堡区包含的建筑较多,一些公共建筑和地区,如教堂、黄金巷和旧皇宫没有严格的关闭时间,画廊和博物馆等收费的参观建筑一般在10点开放,18点左右关闭。
7、新西兰南岛
新西兰南岛是组成新西兰的主要两个海岛之一,位于新西兰南部,北以库克海峡与北岛相隔;南隔福沃海峡与斯图尔特岛相望,西距澳大利亚1600公里,东邻汤加、斐济。新西兰南岛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0%。无论是茂盛的雨林、清澈的湖泊,还是绿草茵茵的和山坡、水清沙白的海滩,无不显示新西兰的清新和美妙。基督城是南岛最大的城市,充满历史痕迹的石造建筑展现典雅的英国风情,繁花绿树、公园处处,为它搏得 “花园城市”的美名。
- 自然资源
河流大部分自西部山区流经东南部平原,注入南太平洋。主要河流有克鲁萨河、怀塔基河等。
全境多山,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0%。无论是茂盛的雨林、清澈的湖泊,还是绿草茵茵的和山坡、水清沙白的海滩,无不显示新西兰的清新和美妙。
- 习俗禁忌
1、在与女士交往中女方先伸出手,男方才能相握。
2、初次见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称呼姓氏,并加上“先生”、“夫人”、“小姐”等,熟识之后,互相直呼其名。
3、新西兰人时间观念较强,约会须事先商定,准时赴约。客人可以提前几分钟到达,表示对主人的尊敬。交谈可以谈论气候、体育运动(如橄榄球和板球等新西兰人特别喜欢的运动)、国内外政治、旅游等话题,避免谈及个人私事、宗教、种族等问题。
4、应邀到新西兰人家里作客,可送给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给女主人一束鲜花。礼物不必过多或贵重。
5、毛利族人之间传统的相互问候致意的方式是相互摩探鼻子。
6、新西兰人不喜欢大声喧哗和装腔作势的人。
7、打哈欠的时候,一定要捂住嘴,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剔牙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
8、给人拍照,特别是毛利人,一定要先征求同意。
8、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主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是瀑布的最佳观赏地;在美国境内瀑布由月亮岛隔开,观赏的是瀑布侧面。同时,该瀑布也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尼亚加拉河的水流冲下悬崖至下游重新汇合,在不足2公里长的河段里以每小时35.4公里的速度跌荡而下15.8米的落差,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的漩涡急流,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急流”,沿着最后的“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 组成
尼亚加拉瀑布实际由3部分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马蹄型瀑布(Horseshoe Falls))、美利坚瀑布(American Falls)和新娘面纱瀑布(Veil of the Bride Falls)。
马蹄形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其形如马蹄;美利坚瀑布在美国境内,由山羊岛隔开;新娘面纱瀑布,也在美国境内,由月亮岛隔开了其他两瀑布。事实上,在美国境内看到的只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侧面,而在加拿大可以一览全貌。
- 地质构造
瀑布的形成在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在尼亚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19-22英尺。岩石的顶层由坚硬的大理石构成,下面则是易被水力侵蚀的松软的地质层。
水流能够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正是由松软地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所起的作用。
更新世时期,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利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形成了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2.5万年前形成的。当时瀑布应该位于安大略湖的南岸,高度应在100米以上,声势之大,应远非今天所见瀑布之能比拟。
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目尼亚加拉瀑布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古生代志留纪的白云岩,抗侵蚀能力极强,但这层岩石之下却是脆弱的页岩和沙质岩层,瀑布的常年冲蚀,使得石灰岩崖壁不断坍塌,致使尼亚加拉瀑布逐步向上游方向后退。
据1842~1927年观测记录,平均每年后退1.02米,落差也在逐渐减小,照此下去,再过5万年左右,瀑布将完全消失。
为了挽救尼亚加拉瀑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政府耗费巨资采取了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崖壁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瀑布水流无沉积物,清澈的水质为瀑布增添了秀色。
安大略省和纽约州深知这一自然奇景的重要性,因而保留或获得了瀑布毗邻地区的土地所有权,将这些土地辟为公园。
- 气候
尼亚加拉瀑布属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 水文
尼亚加拉河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边界,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仅54公里,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2~3千米,水面落差仅15米,水流也较缓。
9、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于1889年建成,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全部由施耐德铁器(现施耐德电气)建造。它是世界著名建筑、法国文化象征之一、巴黎城市地标之一、巴黎最高建筑物。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 。埃菲尔铁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钢铁构件组成的——看起来就像一堆模型的组件。埃菲尔铁塔2011年约有698万人参观,在2010年累计参观人数已超过2.7亿人,每年为巴黎带来15亿欧元的旅游收入。
- 建筑地位
埃菲尔铁塔是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所以,它是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庆祝法国革命胜利100周年,是代表法国荣誉的纪念碑。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它成为法国和巴黎的一个重要景点,是现代巴黎的标志(巴黎圣母院可谓是古代巴黎的象征)。它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它代表着当时欧洲正处于古典主义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与转换的特定时期。铁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无线电通讯联络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 铁塔成就
埃菲尔铁塔为了世界博览会而落成的金属建筑,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45年,直到克莱斯勒大厦的出现。 它由250万个铆钉连接固定,据说它对地面的压强只有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坐在椅子上那么大。塔的四个面上,铭刻了72个科学家的名字,都是为了保护铁塔不被摧毁而从事研究的人们。
埃菲尔铁塔和东京铁塔、帝国大厦并称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
10、柬埔寨吴哥窟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 门票:吴哥的门票分三种:1天37美元/人,三天62美元/人和7天72美元/人。下午5点开始卖第二天的门票,买了票就可以进去参观了(一般的选择是到巴肯山看日落),不过5:30就不会再放游人上山,一个人下山才能放一个人上山,排队的人很多,最好4:30就过去排队上山看日落。
- 安全:吴哥的许多建筑都很高,而且楼梯又陡又窄又滑(有很多沙子),要注意安全,别逞强,一双合脚的防滑的鞋是必要的。
- 防暑:吴哥中午十分炎热,最好在阴凉的神庙里或回旅馆休息,如果要争取时间,可以游览一些丛林里的景点,就好象是Ta Prohm,Preah Khan,Ta Som等,当然,要带足够的水和食物。
- 防蚊虫叮咬:当地的蚊子及其它的热带昆虫很多,在BOOTS的药店里可以买到防蚊的乳液,虽然价钱有些贵,但是确实有用。